杨义生作品:


写在母亲圆寂一周年祭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儿子 杨义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农历甲辰十一月廿四


 母亲生于1921年辛酉七月十一,圆寂于去年农历癸卯十一月廿四,享年102岁。


 今天是母亲离世一周年祭日。感悟母亲爱子之情,怀念母亲慈悲之心,敬畏母亲助人之德,追忆母亲似海之恩,重温母亲谆谆教诲,不禁使儿黯然泪下…aa


 母亲永远是子女心中的佛和神。沒有您哪有我,您历经了多少年的风和雨,在莫测的危难时期,守护着子女们的成长,是您造就了儿坚韧不拔的品格,是您感召了儿德善为基之心。


您虽然从小失去了父母之爱,祖母是您唯一的亲人。但您对子女的爱,对长辈的敬,对家庭的担当却历久弥坚。


您的生世是那样的坎坷崎岖,

您的童年是那样的艰难困苦,

您的经历充满着传奇,

您的坚毅是那样的不可思议:

在童年时外出闯荡,

在战乱时临危不惧,

在成家后勇于担当。

您是天底下最慈祥的女人,

您是胸襟宽广的中国女性,

您是儿女心目中最伟大的母亲。


 为了生活:13岁就背负行囊外出打工,念着“护丝阿姐真苦啊!半夜起床不能眠…”的歌谣,起早贪黑,夜以继日,给资本家剿丝。吃了多少苦?受了多少罪?流了多少泪?只有天知道!您知道…。


为了生活:离开家乡,告别祖母,跑杭州,去湖州,奔兰溪,举目无亲。避战乱,躲日寇,坚持在剿丝一线,勇敢地参加地下党组织的大罢工,艰难打工渡日。


1942年绍兴、金华、丽水相继沦陷,您才从兰溪丝厂返回故乡-草塔。父亲也因上海沦陷后,汽车制造厂搬迁至丽水不久,又频遭日寇飞机轰炸,也被迫返回故里。时此,您与大8岁的父亲相聚。


9岁订婚,仅凭长辈之言,时值父亲17岁,自12岁去上海打童工,五年未回老家,订婚时也未见面。战乱时期少有音讯,况家境贫寒难支往来路费,只有各奔东西,时光变迁,战火纷飞,时隔13年夫妻才相聚,这年您22岁,父亲已30岁。


为了生活:回到故里的日子,也是多么的难过。日冠封锁,粮食紧缺,青黄不接,小村里的人眼看就要挨饿,爷爷哭喊“沒粮食了”。您心急如焚,果断地带领村里的几个小姊妹,智机地避过日寇盘查,去金华带来了粮食,拯救了家庭和村里饥饿的人们。


为了生活:您忍辱负重,与父亲同甘苦共患难,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下,还要养育一个接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们,您深知孩子是您的希望,是您的未来。


为了生活:您从不与父亲吵架,心情再烦也默默地承受着,在子女们的记忆中,父母总是和谐相处。因为您饱经人间风霜,和为贵已成为处世准则。


 大跃进-食堂饭”是解放后最艰难的时期,因孩子多劳力少。那时儿刚刚满三岁,59年夏日的一天被心怀叵测的食堂人员,以让劳动者先吃为由,对我家孩子扣发粮食,本来食堂米粥已少得可怜,看着哭喊待食的孩子,您心如刀绞,从来未进官府的您,毅然去乡公所哭诉,终于感动领导,食堂人员受到训斥,使问题得到解决,使孩子逃过一劫。


 虽然穷:您孝敬长辈,对爷、奶关爱有加,尽管生活艰苦,每当家里偶尔宰一只鸡,也不忘首先挑几块好孝敬老人,孝德之行和谐之家,闻名小村。尽管寒舍屋小人多,您还主动让“四清工作队”同志、“外地老师”不时地烧茶、饭搭伙,助人为乐,不厌其烦,深得村里人称道。


 虽然穷:您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,衣食是一年四季奔波的主题,孩子衣衫褴褛也要穿暖,穿暖是主要的防病措施和良药。因为这时的处境,小儿感冒肺炎几乎就是死亡。


 虽然穷:您总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,粮食不够,菜肴淡薄,想方设法东借西凑,这年头缺粮少柴是常事,但您竭尽全力让孩子少饿肚子。您严于律己,有六个孩子的母亲,做饭煮菜、喂猪饲鸡,沒有一丝空闲,在孩子面前从不叫苦、发脾气,默默地承受。在儿的记忆中,您总是不在桌上吃饭,只在灶头边干活,一吃了之。


孩子的平安健康是您永恒的主题。


 儿不会忘记:当儿在5岁左右时,患严重的支气管哮喘,是您与父亲四处觅药,用“金花弓”(音译)“阿药”(音译)熬汤、用小猪“花蒂头”煨吃…。


 儿不会忘记:当儿生病发烧时,无钱求医,服点父亲山上挖来的草药外,母亲用布包裹一蘸米,口中念念有词,向神灵祈求为孩儿袪病消灾,您念诵的咒语,至今儿还隐约记得…。


 儿不会忘记:当儿感觉农村前景渺茫,情绪低落时,您请来算命先生,断言“此孩以后定会出头,而且走得越远越好”,使儿心里顿生奋发图强的决心,对未来始终憧憬着无限的希望!


 儿不会忘记:当儿高考和招干考试胜出时,您是多么的开心。并再三叮嘱,“出门在外,和睦第一,知冷知热,保护身体。”儿媳之间偶有口角相争时,是您悄悄的给儿说“鸡越斗越熟,人越斗越生的”,“忍一时之气,解百日之怨,和为贵”。


 儿不会忘记:您80岁后,每天都想给儿打电话,听到儿的声音就放心,尽管电话里是重复的叮嘱,儿深知这是出自内心的母爱,厌烦之心顿消。您总是惦记着儿,不管住在城关哪个子女家中,总要不时地步行到单位看望,在办公室同坐一会或一起中餐后才更安心离去。儿理解母亲的寂寞与想儿之心,因为在母亲眼里,儿子最大也是孩子啊!


 儿还记得:母亲在85岁时,儿带您去杭州住在孙女家里,游览了西湖、保淑塔…还拍了许多纪念照,您是多么的开心!


 儿还记得:母亲90岁时,儿带您去上海,游览了明珠塔,并登上了高达90层的塔盘,夜观上海全景,您是多么的开心!


 儿还记得:母亲90岁时去上海看望了十余年未见的小妽妽,感动的心情,往事难以回首。母亲在回来的路上,回忆说,小叔子15岁去上海学裁缝,无买船票的路费,是您俏俏的把当嫁妆金戒子换钱,才凑足船费。当时小叔含泪说“姐姐我以后一定报答你的恩德”…,“转眼已是70余年了,他也走了!”母亲悲切的神情使人伤感。儿还记得:


那是2005年中秋的一天,您气喘吁吁的驼着一个青布包裹,来到办公室,说是老家拿来的“宝贝“,我打开一看:里面有几件衣服紧裹着二件古董,母亲告诉我,“一件是外祖母遗传下来的蜡罐;另一件是爷爷传下来的蜡制小酒壶”。罐、壶身上伤痕累累满是岁月的印记,您还说,“这是唯一的传家之宝,一定要珍藏好”,我满口答应,郑重其事地收好,因为这的确是祖上传下来唯一的“古董”。儿知道,这是母亲对儿的信任,那是无价的传承!


 儿深知:母亲老了,生活不能自理,这正是考验子女孝心的时候!


 父母给孩子再多,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。


孩子给父母很少,总认为已孝。儿孙不到位的地方肯定不少,父母在天之灵也要海涵子孙。


只有子女牢记父母给予生命与养育之恩,滴点汇海之情,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,绝不应对父母求全责备。


传承父母优秀的品德,不耿怀父母的过失,不记恨父母的责罚,心中才能不断升腾善念与孝心。


父母总把孩子作为一生的牵挂与期望,


把孩子的微小成功视作荣耀与称号!


 父亲1992年离世后,已整整30年,在这三十年里,中华民族从贫穷迈了强盛,家庭也从温饱走向了舒适。


母亲安逸的生活终于开启,这三十年里,在子女们的辛勤照料下,母亲终得平安幸福地颐养天年。


去年过中秋节,儿与母亲在庄园道地,边吃饼边赏月,儿问:“母亲你今年多大了?感觉生活幸福吗?”母亲清晰地回筨:“今年已经102岁了,很幸福!”这场景对话,仍保存在录制的视频中。


忽想起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对父母之孝仅是衣穿吃住的侍奉是不够的,真正的孝在“色难”上,对父母尊敬,有亲热的主动,有和谐悦色的脸色,精神上的“孝”侍,使父母心情舒畅,则更难更重要。


 谁料母亲时隔几个月,于阴历十一月廿四日安祥地与世长辞了。虽然母亲已是难得的高寿,但儿总感觉还亏欠母亲许多…许多…永远还不尽…。


 父母在时,人生尚有去处,父母去了,子女仅剩归途。父母在时,心里总有放不下的牵挂,几天不见或未听到声音,总感觉有事未完成,现在母亲也走了,心里总感到缺了什么…,这是心灵深处的怀念。


 忆念母亲的一生,使儿深深感悟到:


人生始终要保持一颗慈悲之心,唯有善意才能走四方、结人缘。


唯有心存感恩之心,才能获得心灵的洁净与生活感知的幸福。


 人生始终要有坚毅的意志,不管风吹浪打,初心不改,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,锤炼自我,臻于至善。


 人生始终要不断忏悔、反省自己,唯有不断自省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,才能提升自我。


 人生的前途一半靠命,一半靠运。


 命者天赋也,运者自修也。


通过学习修炼才得到提升的那部分是“运”(变数);天生无法改变的那部分则是“命”(定数)。二者结合,才决定人生之“命运”。


人生始终要有敬畏之心。敬畏天道,敬畏长辈,敬畏父母,敬畏领导,敬畏师长,敬畏未知之事物。


敬畏是善缘之基,敬畏是平安之根,敬畏学优之宝,敬畏是幸福之源…。


唯有深存敬畏之心,人生的智慧才能开悟,才能荣辱不惊。


母亲伟大的慈悲心,在西方极乐世界里,定能得到佛祖的加持。


时光匆匆,摸不去世间母子情!


善良慈悲的母亲,子孙们永远怀念你!




吴颖萍作品:


从法国归来的姥爷               

吴颖萍

    


我和姥爷,从未谋面,他只给我留下一张发黄的照片,仔细端详照片中的姥爷,干净利落,高大英俊,左胸那里还挂着怀表,很是洋气。

    


姥爷,杨守山,出生于1889年,是著名红学家李希凡的亲娘舅。

    


作为父亲早亡、母亲改嫁的姥爷,仅有一妹,别无牵挂,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报名去了法国,成为了护理工。   

    


姥爷在法国做工时,娶法国女工玛丽亚为妻,育有一子,叫杨玉林。据我妈妈介绍,曾经见过她小哥哥的照片:满头卷发,但是长着细长的东方人眼睛,正在盆里洗澡,一身的肥皂沫,一副顽皮的样子。

    


姥爷当年全家生活在巴黎,凯旋门是他们夏日乘凉的地方。他们的儿子躺在小车里,粉红色的小手挥动着;年轻时帅气的姥爷与金发碧眼的玛丽亚聊着、笑着,说着他们的儿子,憧憬着他们的未来美好生活。

    


姥爷在法国期间,还在铁路上工作过。据表舅回忆,姥爷因工作出色,曾经受到法国总统的嘉奖。

    


十几年前我踏上法国土地,在橘红色的落日余晖中,专程伫立在凯旋门下,寻找着百年前姥爷的足迹,细细感受着姥爷的气息,想象着姥爷当年的模样。此刻,泪水早已悄然流下。我的姥爷已经长眠七十余年了,凯旋门依旧雄伟壮丽,它和闻名于世的埃菲尔铁塔一样,依然是法国人的骄傲!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


姥爷在法国生活六年后,据说,按照法国规定,如果继续留在法国,将加入法国国籍。但是,姥爷经常想起妹妹,因出国前都未告知,一直心中不安,遂决定回国。但由于担心国内无法保障生活,不能保证妻儿每日能够吃上面包,喝上牛奶,故忍痛不带玛丽亚母子同行。       

    


临行那天,那个历史时刻太痛苦了。姥爷提着一个箱子,已经上船,站在摇摇晃晃的船铉边,无奈地望着深爱着的玛丽亚母子,痛苦万分。玛丽亚则是抱着嚎啕大哭的儿子,痛不欲生,一边指着姥爷,一边在哭诉着,……,随着一声汽笛响起,船慢慢地驶离了码头,娘俩越来越远,越来越小,哭声再也听不到。但是,玛丽亚母子的哭声,玛丽亚母子渐行渐远的身影,却永远,永远地留在了姥爷的心头,压着他,直至生命枯竭的尽头。

    


没有想到的是,因为姥爷法语流利和丰富的铁路工作经验,回国后竟成为北京铁路局的专职法语翻译。每月可以领到工资,还有两袋进口洋面,足以能维持三人的生活,姥爷更加后悔没带玛丽亚母子回国。但远隔千山万水,万水千山,他的心声、他的思念,他的深情,又如何能够传递出去?唯有梦中相见了。

    


姥爷终于见到了他的妹妹,也就是我的姑姥姥,她扑在姥爷的怀里,边哭边捶打着姥爷,“这么多年,我以为你早死了,每年我都给家人和你烧纸。”姑姥姥的泪水湿透了姥爷的长衫。

    


几年后,姥爷与姥姥结婚。先后有了妈妈兄妹四人。姥爷总说,留在法国的儿子和大舅非常相像。姥爷经常和他们谈起,月光中的塞纳河,湛蓝的河水发出的碎银子般的波光、夕阳中巴黎圣母院的肃穆神圣……。

    


姥爷五十多岁时,患上了青光眼。当时据说做手术,要用很多钱。原来姥爷从法国带回来的钱,本存入法国银行,但随着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时银行的倒闭而化为乌有。姑姥姥拿上自家房契,执意要给姥爷治病。当听说,手术如果不成功,眼珠会憋下去时,姑姥姥决定不做手术了。

    


姥爷视力急剧下降,不能工作了,铁路局为照顾他,在北京城南,中顶村铁路路口,为姥爷一家盖了房子。姥爷改做守路工。年幼的大舅担任姥爷的眼睛,一旦看到信号通知,知道将有火车开来,就赶紧把姥爷领去路口,由身高力大的姥爷放下黑白相间的横杆,阻止行人和马车、驴车通过。待火车过后,再将横杆扬起,行人们才可以穿过铁道。

    


那时的妈妈不知生活的艰辛,在铁路沿线上种了很多秫吉花(学名不知),每年都开满了一片一片的粉花、红花、白花,随风摇曳,直指天边,好看极了。大概是这种花会蔓延生长,且属于冬天冻不尽,春风吹又生的草本植物。以至于,六十年代,我随妈妈途径南城中顶村路口,竟发现铁路两旁好长好长的路上,仍然是鲜花的海洋。妈妈骄傲地说,这都是她小时候种下的。

    


姥爷急脾气,整天懊悔自己是个废人,不能给孩子们带来幸福生活,导致五十多岁就去世了。北京铁路局用姥爷的恤金,也就是现在称作的抚恤金,在永定门外四路通,为姥姥一家建了三间房子。正是这几间房子,为妈妈他们一家遮风挡雨,绵延着姥爷对家人的爱。

    


这三间房子,解放后,我家还住了很多年。若干年前,因政府修建北京南站,将其列为拆迁房子。但因租户拒绝拆迁,该房子至今被蓝色铁皮圈着,成为了去北京南站路上的“蓝色环岛”。

    


每个人心中,都有一本个人生命旅途的相册。每张照片,都记载着刻骨铭心的往事,无论是快乐的,还是痛苦的。平素很少拿出来,但是,因一个场景、一首歌、甚至一朵花、一棵树,都会让心中的照片瞬间清晰起来。我想,姥爷心中的照片中一定有玛莉亚母子,以及塞纳河和凯撒门。




吾勒波森作品:

Xua0cuTdrYSDRD7dTTprZaHyTR770D.jpg

母爱的伟大


在世间,有一位母亲,她的思念如同缕暖阳,无论你身在何处,都能感受到。母亲是清晨的启明星,总是早早起来忙碌。母亲啊,你如同阳光般温暖,我是你慈爱光辉下的一棵小草。



母亲是一个爱干净的人,家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被她打扫得一尘不染。相比之下,爸爸就截然不同,换下来的衣服和鞋子到处乱扔,母亲不在家时连地都不拖更别说打扫了。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变得比以前更爱干净了。母亲的勤劳和爱干净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,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和整洁的重要性。



今天,我干了一件让我自己都觉得伟大的事情,为母亲做了一次脚部护理。

母亲的手已经沧桑眼角的皱纹逐渐增多,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。然而,她一直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,勤劳质朴默默付出。每天清晨,她早早起床,忙碌地喂养家里的牲畜,烧饭做菜。她的爱好是“唠叨”,但这唠叨里包含着对我的鼓励和关心,给予我无尽的信心。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导我,她的爱是无私的,她的付出是无私的。



母亲非常着急,早上凌晨4点,连夜赶来,把我带到医院。我们一步一步地检眼,往往是愤怒和抑郁的并存在。"当医生这么说,母亲慌不安,我却一时接受不了,仿佛难以置信。回到家,妈妈却不让我干活,我看看母亲很累的样子,而对我面带笑容,我心中的情感和波涛汹涌,无法抑制地涌现,我渴望宣泄,那是一种想哭的冲动。母亲腰疼的站不起来,我对妈妈说"现在由来"照顾您。



母亲啊!您为自己的儿女付出了多少啊?不少人说母亲唠叨。可她又是为了谁呢?为的就是自己的儿女啊!您一天天的变老,我们一天天的长大。在您的呵护下,我们苗壮成长,感恩您的无私奉献



杨惠惠作品:


星星

杨惠惠



愿你永远被爱包裹,

晚霞落日会一直照耀你,

你一回眸,

它们永远都在。

愿你有向前的动力,

身后亦有美妙的群星守护。

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的一颗,

但我很幸运,能在我微弱的生命在照亮你,

哪怕一点,已经足够了。



曾子仪作品:


致所有人热烈的青春



那一年,蝉鸣冲刷了夏天绿色的痕迹 。我们,在橘黄色的夕阳里,蹦跳着

奔向充满无限爱意的远方 。

——题记



空洞的眼神,陌生的世界——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高中所带来的直观感受。在 没有实在安全感的地方,眼里就会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冷漠,就像一种无形的屏 障,使我对交友产生抗拒 。  开学第一天 , 由于路况不通畅,我自然就到晚了, 拎着大包小包一口气不带喘的奔上四楼,面部表情被一种无名火侵占,气势汹汹 冲到宿舍。原本其乐融融的场面,被行李箱的车轮声打碎。焦急和迷茫占据上锋, 此时我只想找个人问一下学校对于铺床叠被的要求,又迫于学姐一直在说话而没 开口。思想不断徘徊之际,发现原本属于我的床被别人占去,一种难以言说之情 涌上心头,只好阴着脸,眉上挑着乌云,将床被铺在最后一个床上,把东西迅速 塞到柜子里,上了锁匆匆离去。后来班主任说换床扣学分,晚上又匆匆赶回宿舍,  和那位迷糊的同志进行沟通。尴尬说明之际,发现误锁了对方的柜子,又慌里慌 张奔回教室,以 400m 冲刺的速度回到这个连空气都放大着尴尬气息的地方。“非 非非常,抱歉!”“没事没事,开了就好, 不要这么拘谨,坐下来休息会儿 ……”她 明朗的笑容使我有一瞬间错愕,仿佛在很久之前我们就见过彼此,她的谅解和热



情似乎打开了一扇门,有一条小路正延伸着通向秘密的花海——



班级表彰大会使我体会了很久没有的感受。我真实、真切的感受到一个人可

以如何的闪闪发光 。 当他们一个一个在讲台上流利地、 自信地说着话,向你说:“大家知道吗? ”“请听我说 …… ”…“首先,接着,然后,最后 …… ”的时候,你会不自觉的,像被施了法的麻瓜,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们,认真的听他们讲的每一个字 。吸引力这种东西不言而喻,这是一种神奇到让上帝惊讶的现象,这种现象因受他们身上的种种气质而屡见不鲜 。 自信的讲话 , 自信的手势,  自信的眼神 , 自信的 语调,抛弃了一切看似重要又不重要的事, 抛弃了他们的身高、外貌、性格、家 世, 抛弃了自己的思想,抛弃了种种之外的东西。他们浑身上下、从头到脚 、由 内而外散发的魅力是让人羡慕的,想让你靠近、汲取、学习,他们似乎是一个永 远遥不可及的目标,疯狂想让人接近却不敢触碰。我们大家坐在下面仰视着这些 本来就是巨人的巨人,妄想成为巨人们。看他们侃侃而谈,说着朴素的、华丽的 , 时而搞笑的,时而严肃的话。我们聚精会神的看着, 吸取这种自信式的言语、微 笑、姿态、态度,闪闪发光又极其神奇地存在着。仿佛每个人都闻到了花香,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,接受太阳温情之礼,  不断体会恩惠所带来的眩晕感。


“夜空中最亮的星—— ”“ 我曾,将青春翻涌成她,也曾指尖弹出盛夏——”三 三两两的人坐在床上,眼里透出兴奋的小亮光,随着歌声律动。一天下来,大家 在宿舍里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,吐槽着、释放着身体里因压力而堆积起的 压抑心情。那一刻, 时间像是被定格,  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昨天,突然怀念起从 前 。 回忆的边缘开始泛黄发卷,但却清晰地在眼前浮现  。一年又一年,我们爬 过了重重的山岗, 带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在岔路口分别又相遇。盛夏的缘分很 短,但却承载了太多的意料之外的欢欣, 就像夕阳留下的影子,不会被拉扯断却 不断走向过去。但是,现在我身边这么一批优秀的、仿佛天生带着自信的、热乎 乎的同学,在此刻发着光,携着我向未来走去。犹如山茶花遇到海礁石,  不知道 是怎样相遇的,但眼下也不需要知道了。我们在大巴车上大笑,在操场上一起流 汗,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和对面的班级挑衅拉歌,在回家的路上一个个东倒西歪的 睡觉,在青春路上放肆。我现在相信,十六七岁的少年确实是发着光的,暖融融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。开学第一周研学完后,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:很多人羡慕青春的轰轰烈烈,那希望将来我们被青春簇拥,繁花盛开,热烈而奔放。


现在,我还希望我们的青春不要留下遗憾,应自由奔走在生活的热爱里。


飞鸟越过千山,孤鲸踏过沧海。虽然在时间的长河里,他们最终将成为我们 人生的过客,但这些回忆停留在我 16 岁那年, 随着风一起飞翔,拥抱风月,在

乱花纷繁之间永远鲜活跳动着。



张校渊作品:

R0VK4s18m9vKz2I9eU0UYkkm9SskSK.jpg

雪夜的温情


雪花落人间,引寒风彻骨,引温情流露,至此方成美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-题记


连续几日的飞雪,可谓是初见倾心,又见倾城,再见惊心呀。纯白的雪静落发梢,橘黄的灯光倾泻,好不优雅。但漫城的冬雪纯白不过几息,纷纷滑倒的行人便与之为伴。

这大雪忘乎所以,人也被迫席卷,于是稚童的乐园,大人的梦魇到来,为了生计匆匆行走的步伐被迫慢下,拼尽全力却依旧原地踏步。这大雪仿佛不再温柔,被人怨恨起来。可有人深知,雪赐人间绝世白,人皆输,人却胜雪万分暖,雪不及。

于是啊,当学生们不必愁如何按时到校,不必愁路上与雪紧密相拥,清晨自醒的生物钟,七点钟的街道首次没有学生匆匆。转眼间,一群橘黄色衣服的环卫工人却早早出行,扫着积雪,洒着粗盐,尽管不时也被顽皮的雪滑倒,可细听呢,是他们爽朗似火的笑。才恍然大悟,大人们依旧为了孩子工作,唯一变的是道上滑的雪。而环卫工人为了人们的安全更努力地清扫大街。良久,家中热气腾腾,雾气弥漫窗户,再向下望时,依旧纯洁的雪此时整齐地堆放在两旁,依旧引得稚童开怀,依旧冷的风怒吼着……但你看啊,上面有温暖的火焰燃烧!

窗更朦胧了,亦或是泪水于眼中打转,方觉环卫工人的伟大与不凡。不凡的他们,不惧彻骨寒风;伟大的他们,替人们辟出安全大道,又何求回报。此时,我耳边仿佛又响起笑声,搓了搓脸,那环卫工人结伴欲回,迟迟赶来的朝阳轻轻勾勒着背影,在无暇的雪上闪着温暖的光。

雪,带来冰川般的宁静,雪原上的诗意。而那温暖的火焰恰到好处,于是便燃着了,拥有了,成就了温情又浪漫的冬。




李义忠作品:

VqwkNxw1zERq11KRR4W0WReyweKRwZ.jpg

美哉-跃进湖

李义忠



久居湖渚紫阁房,惯看环湖美水乡。

银浪漪漪迎晓月,金波瑟瑟送残阳。

堤南水果吸千眼,岸北鲜花吐百芳。

水榭长亭观不尽,美轮美奂赛天堂。



田文光作品:


开悟


去私存大爱,静心智慧鸣。

凡转圣人心,无我天地魂。

万物为一体,慈悲方为情。



觉醒


染色凡间习气重,情执利惹笑游魂。

舍身忘我方入道,本识明了天地勤。

乐喜悲怜念众生,道德良知化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