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治平作品:


张治平文学创作历程简介

 



张治平,中共党员、大学学历。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87年以来,先后被安徽日报、安徽现代农村报、池州日报、皖江皖报、工商导报、池州电台、东至电台电视台聘为通讯员,被东至县人大、政协、县纪委、县委组织部、县委宣传部、教体局、人武部聘为信息员。2000年加入东至县尧舜文学艺术研究会,同年7月加入池州市作协。2003年任东至县尧舜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、《大历山》报社副主编、《大历山》报驻尧渡镇记者站站长、2022年5月20日任东至县尧舜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、秘书长、《大历山》主编,2023年12月2日当选东至县旅游摄影家协会理事、2024年1月14日当选东流陶公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。2007年加入东至作协,2010年被东至广播电视台聘为特约记者。2014年任《走进尧渡》报执行主编。2017年加入池州市摄影协会、安徽省摄影协会。2017年担任《和美尧渡》一书副主编。2022年5月任尧舜文学会副会长、秘书长。先后参加了《东至县志》、《东至年鉴》材料收集、编纂工作。



40年多年来,先后在《中国社会报》《安徽日报》《安徽工人日报》《安徽现代农村报》《新安晚报》《皖江晚报》《池州日报》《池州日报东至新闻》《池州文史》《东至文史》《今日东至》《九华副刊》《中安在线》《中国教育网》《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网》《安徽省组织建设》《江淮杂志》《江淮晨报》、市县电台、电视台等报刊媒体发表各类散文、诗歌、游记、新闻、人物通讯、摄影作品5000余篇(首、件)。《徐寄养病危不忘交党费》一文荣获池州日报社安徽九华山酒业有限公司2004年度“金牧童”杯新闻擂台赛征文鼓励奖;《千年银杏传佳话》一文荣获2010年度“走近池州古树名木”有奖征文活动优秀奖;“英伦城邦,自然和谐”摄影作品荣获2014年池州日报社“英伦天地杯”摄影大赛二等奖。2020年9月“尧舜之乡,历史名镇”一文入选安徽省民政厅组织编辑出版的《最美地名故事》一书;《钱塘观潮》一文被中国教育资源网、中国中学语文网收为教育资源。自1997年以来,先后荣获东至人大、政协、县委组织部、县委宣传部、县广播电视台、东至县教体局优秀通讯员称号。



代表作有:《钱塘观潮》、《郑天官传说》、《社区狂人章国利》、《村里新鲜事》、《梅山风光》、《第四次戒烟》、《看准行情创大业》、《县委书记资助贫困儿童》、《最后一次党费》等。





“年”的传说

 



随着“年”的脚步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,小时候过年的一些美好回忆在脑海中也就翻腾起来。



上世纪五十年代,我的家庭生活条件非常艰苦,年年超支。一到过年,爸爸妈妈常常为置办年货,为子女们买新衣、新鞋、新袜子急得头发都开了叉。那时我还小,什么事都不懂,更不知道为父母分担一点什么,依然盼着过年,依然是那么天真快乐着,有好吃的,有新衣服穿,有鞭炮放,还能聆听奶奶讲过年的故事。



我的奶奶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,不仅善良能干,而且懂得事特别的多。尤其是善长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和一些民间传说。中秋节,她就给我讲牛郎织女、嫦娥奔月、吴刚酿桂花酒的故事,还有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,等等。过年,她就为我讲贴春联、贴福字、贴门神、放鞭炮、点蜡烛的故事,为什么初一要挨家挨户去拜年,等等。有的故事,让我向往;有的故事,让我害怕;有的故事,让我振奋精神,发愤向上。总之,奶奶每讲一个故事,我都喜欢听,都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。



年关来临,奶奶讲“年”的故事,又在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重现出来。



我六岁那年的除夕之夜,一家人吃过年饭,围坐在桌子旁,一边守夜,一边听奶奶讲“年”故事。



奶奶说:听她的奶奶讲,“年”是一个头上长着金角,青面獠牙的怪兽,特别凶猛。平时躲在深山不出来,一到腊月三十这一天,它就会跑到村庄里来,不但吃猪马牛养、鸡鸭鹅等畜禽,而且还吃人,无论大人小孩都不放过。因此,每到腊月三十这一天,村庄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,躲进山洞,以躲避“年”的伤害。



听到这里,我是浑身发麻,直往奶奶怀里钻。想着还要往山里跑,我就害怕,但是又想奶奶继续把故事讲下去。奶奶哄着我说,孩子别怕,我们要想办法把“年”赶走。



奶奶接着说道:有一年腊月三十这天,正当村子里的人拖家带口的往山里转移时,村口却突然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白胡老人。村子里的人都很善良友好,见这位白胡老人非但不逃跑,还往村子里走,都劝他赶快同他们一道躲到深山里去,免遭“年”的伤害。可是,这位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,笑呵呵的大声说道,大家都不要跑,我有办法制服“年”兽。大家听到这话,感到非常好笑。心想,您一个白胡老头子,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,怎么能制服了“年”这个凶残的东西。大家看着不能劝阻白胡老人一道进山,只好摇摇头,叹息一声,继续向山里奔去。



白胡老人见劝阻不了大家往山里跑,便直接进了村子。他想,不能劝住乡亲们劳累奔波,能为乡亲们保住牲畜不被“年”吃掉也是好的。



白胡老人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,来到村庄。村庄里几乎都是关门闭户,只有一户人家,院门是敞开的。白胡老人感到非常好奇,便伸长脖子向里探望,院子里有一位老奶奶正在打扫庭院。白胡老人便轻声地问道,这位奶奶,村庄里的人都跑光了,您怎么没有走哇,您就不怕“年”来把您给吃了。老奶奶抬头一看,见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翁,淡然地笑了笑说:“我都快要进‘黄土’的人了,还怕什么‘年’兽。再者,我老了,也跑不动了,您走吧,我要在这里为儿女们守住这个家。”白胡老人,见这位老奶奶很和善,便直接进了院子,一边与这位老奶奶拉家长,一边在老人家的院子里生起了一堆火,同时还把院子里晒衣服的竹竿收集在一起。再拿出随身带来的红纸,在院门、房门上贴起来,还点了几支蜡烛。老奶奶看着白胡老人的举动,感到非常奇怪,不禁问道,您这是干什么?白胡老人说,等会您就知道了。您现在到屋里去休息吧,无论外面发生什么动静,您都不要出来。但是不要熄灯,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点起来,一夜通明。



说着,说着,天也就渐渐的黑了下来,万籁俱寂。过了一会儿,忽然,狂风大作,飞沙走石,只听一声狂吼,一头猛兽朝着老奶奶的院子这边扑来。白胡老人知道这是“年”来了。他急忙穿上红袍,点燃竹竿,拨旺火堆。



“噼噼啪啪”的炸响声,震耳欲聋。大红对联,在火光的映照下,红光闪闪。“年”从未见个这种阵势,顿时胆颤心惊,晕头转向。



“你这畜牲,竟敢出来伤人,我今天就要灭了你。”白胡老人一边说着,一边拿着点燃的竹竿与“年”兽战成一团。老奶奶听到外面的打斗声,虽然害怕,但是,她想到白胡老人还在外面,很是担心,便大胆地把门开了一条缝,想喊白胡老人进家躲一躲。真是不看不知道,一看都把老奶奶的魂都吓掉。只见白胡老人勇敢地向一头庞然大物冲去,挥舞着手中点燃的竹竿,炸得那头庞然大物遍身是伤。老奶奶看得心惊肉跳,心想这一定是那个怪兽“年”了。斗了半天,“年”看斗不过这个白胡老人,便赶忙掉头向村外跑去,白胡老人也化着一道利剑追去。



第二天,也就是大年初一,躲进深山洞里的百姓,陆续地,小心翼翼地回到家里,发现家里一切如常,牲畜都是好好的,心里十分高兴。但是,乡亲最挂念的还是村头的张奶奶,便纷纷前去探望。大家发现张奶奶毫发无损地站在院子里,述说着昨晚白胡老人与“年”大战,结果把“年”赶跑的事情经过。



大家听着张奶奶的述说,一下子明白过来,原来“年”最怕红色、火光和炸响。并联想到,白胡老人肯定不是凡人,一定是上天派来专门制服“年”,拯救黎民百姓的神仙。



奶奶说,以后春节贴春联、挂灯笼、点蜡烛、放鞭炮就成了老传统,沿续了几千年。从那年后,“年”再也没有来过村庄。传说,年已经被那位白胡神仙斩杀了。奶奶还说,初一拜年,就是村庄里的人相互看一看,昨晚“年”有没有到你家里来过,相互道个平安,祝愿新年新气象,家家人旺、财旺、事业旺。










家乡的春节习俗

 



我的家乡在曾获巴拿马金奖的祁红茶发源地的东至县葛公镇同春村。东靠灵山秀水的仙寓山和革命红色根据地红旗岭;南临最后一个匈奴部族南溪古寨;背靠来龙岗,西朝连子山。风光旖旎,资源丰富,商贾云集,人杰地灵。



风水宝地,人人向往之。据张氏祖谱记载,清光绪二十年(公元1894年)张氏华隆公随父亲子高公及四位叔父,从潜山县源潭镇迁至同春村。当时,全村只有郑、刘两大姓,可谓人烟稀少。后来,人们为躲避战祸,纷纷从全国各地迁移至同春村居住,休养生息,繁衍后代。因此,同春村的春节习俗来自五湖四海,五花八门,更兼南北风情。但是,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,大多习俗基本同化,大同小易。下面,重点说一说我的出生地同春村下东边组的春节习俗。



常言道,过了腊八便是年,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。每年一到腊月二十四,在外务工、经商、工作的人们都陆续回到家乡,接祖宗回家过年。过去,家家在正厅香椅上摆有祖宗牌位,腊月二十四这天,摆上香火,供三牲,口中念念有词,意为“晚辈子孙接祖宗回家过年啦”。过了小年后,大家便开始操办起过年的事来。男人白天上山砍柴、烧炭,给农物除一遍年里草,施一次年里肥,晚上帮助邻里切糖。女人白天炒爆米花(有糯米、玉米等),晚上为全家人赶制新鞋。腊月三十这一天,是最忙的一天。家家户户都要把楼上楼下、里里外外统统清扫一遍,再把猪栏、厕所里面的粪便清理干净。下午,还要上祖坟山去祭拜。祭拜回家后,再把水缸里的水灌满,把家里的煤油灯(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我的家乡还没有通电)、茶杯、碗盘用火灰擦洗干净,然后用米桨把春联贴在大门、后门上。忙完这些,天也就黑下来了,再就是等着吃年夜饭了。



年夜饭是非常讲究的。菜上桌后,先放开席炮,然后关上大门和后门,再开始吃饭。菜肴比平时任何时候都丰盛,但是一定要有鱼,象征着年年有“余”粮;还要有山粉圆子,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。鱼虽上桌,可是母亲却不让大家吃,说要留整“余”到来年,初一才能吃。母亲还不准大家喝汤,理由是三十晚上喝汤,来年出门就下雨,不吉利。长辈们坐在桌子的上方,儿女们围坐在桌子的两边。长辈不发话,晚辈是不能先动筷子的。开饭前,长辈先把全年家庭的收支情况,以及所做的主要事情通报一下,然后说吃饭,大家才一起动起筷子来。



年夜饭吃完后,也要放鞭炮,叫收席炮。长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个红纸包,里面放着“压岁钱”,嘱咐孩子们随身携带,睡觉时要放在枕头下面。母亲把新衣新鞋新袜子拿出来,帮助孩子们穿戴好,嘱咐不要弄脏了。爸爸说,今晚一夜到天亮灯都要亮着,不能熄,男孩子一夜都不能上床睡觉,要守岁。吃完年夜饭,孩子们就去放鞭炮,累了就围着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,听他们讲有关“过年”的故事。十二点一到,要放关门炮,再把大门、后门统统关上,这叫“封门”,寓意是“封财”。那时,我家的房子有天井,系典型的徽派建筑。爸爸从天井中看着天,东方刚露鱼肚白,他就把我们几个打嗑睡的兄弟叫醒,说准备“出行”了。“出行”就是初一开大门放鞭炮,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。



“出行”是有时间的规定的,不是你想什么时候“出行”就“出行”,具体时间是由当地的地理先生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定的。他们说早上六点到八点之间“出行”,那么全村子里的人都会在这一时间节点“出行”。因为大家都相信在这个时间“出行”是最吉利的。



“出行”前,爸爸先端来一盆洗脸水,他先洗后,然后我们兄弟几个从老大到老二依次洗。脸洗好后,就准备开门“出行”了。先在家里放一挂小炮,叫开门炮。开门也有讲究,只能由家主爸爸打开,其他人不要乱插手。门打开后,就开始放万响大鞭炮或烟花。炮放完后,要点香火、摆果盘,每人手上拿着三支点着的香,按东南西北的顺序,鞠躬三拜,这叫拜“四方”财神,期盼在新年里四方财神保佑,出门大吉,家中平安。“出行”结束后,妈妈早已将准备好的茶叶蛋、山芋糖、南瓜籽等之类摆在正厅桌子上,让我们吃。



大年初一的规矩很多。不能扫地,不能把水倒在地上,不能打碎东西,不能到水井里或河里去提水(那时我们家乡没有自来水,全村人吃水靠的都是村中一口古井),不能下地干农活,不能晾晒任何东西,就连吃饭也只能吃大年三十准备好的饭菜,要让万物休息一天。如果不小心打碎了茶碗之类的东西,大人就会说“碎碎(岁岁)平安”。这一天,长辈总是笑呵呵的,也特别的宽宏大量,无论你做错了什么,爸妈都不会打你骂你,所以这一天也是孩子们最“放肆”的一天。



“出行”完毕,吃过早饭,大人会带着孩子们挨家挨户去拜年,先从村子里年龄最长老人拜起。出门时,爸妈会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孩子们要说吉利话,见到长辈要双手合一,弯腰鞠躬行礼,祝福长辈健康长寿,万事如意。长辈受拜以后,如果是自家的亲属长辈,就会给你“压岁钱”红包。如果不是自家亲戚,也会给你一挂鞭炮和糖果、一支香烟之类的。同时,还会非常客气的端上一碗糖水冻米泡茶叶蛋请你吃。一碗3个茶叶蛋只能吃1个,因为剩下的茶叶蛋还要留给下一个拜年的客人吃。那时家家都很穷,你把3个茶叶蛋都吃完了,下一位客人来拜年就没得吃了。



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。乡镇叫公社,村里叫大队,村民组叫生产队,田地、山场都是生产队的。生产队还办了大食堂,大家过着大集体的生活。家里养鸡、养猪等家禽家畜和菜园地都受到数量限制,牛也是集体的,每家每户轮流放牛。如果家中超支多,那么你家就得常年给生产队放牛。买粮要用粮票,就是到馆店里吃一个包子或馒头也要付粮票,买猪肉要付肉票,买糖要付糖票,做衣服买布要用布票(那时也买不到成品衣服),就连买一合香烟也要烟票,没票你就买不到。总之,绝大多数生活用品都要凭票购买。生产队里的一切事情都要听队长安排,就连初一上门拜年也要听队长的。清晨,队长站在集体队屋的操场上,把哨子一吹,大家都赶忙到操场集合。然后,排好队伍,跟着队长进入集体队屋里(现在叫村民文化活动中心),在毛主席的像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,接着齐唱《东方红》、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、《团结就是力量》等红歌。给毛主席他老人家拜年后,各家长辈才可以带着自家孩子挨家挨户去拜年了。

  


大年初二,是母亲们回娘家的好日子。这一天,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拜年。来到娘家门前,先放鞭炮,然后在父母的引导下进门。进门后,要先给父母拜年,说吉利话,再把随身携带的礼品和红包分发给娘家的小孩。如果是新婚的话,新女婿第一次上门,岳父岳母一定会非常高兴,要大摆酒席,请村子里“有头有脸”的人来陪新女婿喝酒,称为请“春桌”。这个酒席一般要从中午吃到晚上。但是,无论再晚,新婚女儿女婿都不能在娘家过夜,丈母娘会催促女儿带着丈夫赶紧回家。

  


初三到初六,家家户户都有客人来拜年。一听到哪家门口有鞭炮声,那么这家肯定是来客人了。孩子们都会跑过去凑热闹,在地上捡未炸响的鞭炮放。那个年代,人们的感情非常纯真,对人非常客气。家中来客,无论何人,都要拿出家中最好的烟、酒和鱼、肉、鸡蛋进行招待,还要请人作陪。作陪人很吃香,都是被人提前预约好的,临时请人作陪是很难如愿的。记得,小时候村子里有一个人家来了客人,临时请人去作陪,可是村子里的老人和小伙子都被其他人家提前约好陪客去了,急得这位人家家主站在村子中间大发脾气,说什么“我是请你们吃饭,也不请你们吃药,这么不给面子”。吃过晚饭,还要请客人看戏。那时,我所在生产队下东边与临近的上东边、云谷两个村民组组建了一个黄梅戏班子。一到腊月,队长就会与村中长辈和唱过戏的人商量,选什么剧本,抽哪些人担当演员角色,谁担任导演等。唱戏的服装、道具、器材由生产队集体购买,演员、鼓手、拉琴的,都是三个村民组里挑选出来的精英。小时候,我也有幸被大人们选中,在《沙家浜》里演沙四龙角色。腊月初,开始排练戏剧,晴天晚上排练,雨雪天白天排练,正月初三开始上演,一直要唱到元霄结束。大家都是义务奉献,自娱自乐,不要一分报酬。  



大年初七,是十分重要的一天。根据《占书》记载,由初一开始,女娲创造万物的次序是“一鸡二犬、三猪四羊、五牛六马、七人八谷,九油十麦”。因此,初七是所有“人”的生日,家家户户都要煮面条吃,长长的面线代表着富贵长寿,也含自我庆祝生日的意义。这天,还要举行送祖宗仪式,其形式与接祖宗没有多大差别,只是口中念词不同而已,都是一些希望祖宗保佑下一代平平安安,读书的升学,经商的发财之类。



初八,春节假期结束,年味渐渐淡了下来。外出务工、经商的人们都挑选这个“八发”的好日子出门或开张营业,在家的村民们也开始忙活起来。